孩子出现什么症状需要立即至发热门诊就诊?
孩子新冠居家治疗期间,家长应仔细观察孩子的症状及体征,出现以下情况时,不要犹豫,需立即就诊以保障孩子安全。
01持续高热不退、退热药不能降至正常体温或反复高热超过3天时;
02声音嘶哑、咳嗽严重、气促、喘息、面色苍白或青紫等,要谨防新冠导致急性喉炎及喉梗阻可能,有窒息及生命危险;
03热性惊厥(抽搐)或无热惊厥;
04恶心、呕吐及嗜睡、精神萎靡、头痛或头晕及精神状态明显下降;
05严重呕吐、腹泻,或已经出现精神萎靡、不能进食或进食极少、尿量减少、哭时无泪或面色苍白等明显脱水现象;
06出现胸部或腹部明显疼痛,需警惕病毒性心肌炎或暴发性心肌炎可能;
07有基础疾病或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氢氯喹等。
儿童居家常用药品
清热解毒类中成药
市面上常见的此类药物主要为疏风清热、化湿解毒、清瘟宣肺的中成药。连云港地区常见的有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柴胡颗粒、小儿豉翘清颗粒、蒲地蓝口服液、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等,需注意,中成药多数含有一种或几种相同的药物成分,因此,使用时选用一种中成药即可,不建议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以免出现腹泻、肝脏损害等不良反应。
常见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小儿用法用量:
01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口服液
主药成分:柴胡,桂枝。
小儿用法用量:口服。1岁以内,每次5ml;1-3岁,每次10ml;4-6岁,每次15ml;7-14岁,每次20ml。一日4次,3天为一个疗程。
02小儿豉翘颗粒
主药成分: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栀子,大黄,青蒿,赤芍,槟榔,厚朴,黄芩,半夏、柴胡、甘草。
小儿用法用量:开水冲服。6个月-1岁:一次1-2g;1-3岁:一次2-3g;4-6岁:一次3-4g;7-9岁:一次4-5g;10岁以上:一次6g;一日3次。
03蒲地蓝口服液
主药成分: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
小儿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小儿酌减(参考用量:2岁以下半支,2岁以上1支)。
04蓝芩口服液
主药成分:板蓝根、黄芩、栀子、黄柏、胖大海。
小儿用法用量:口服。2~ 5岁,每次5ml,每日3次6~12岁,每次10ml,每日3次12岁以上,每次20ml,每日3次。2~3为一疗程。
05小儿热速清颗粒
主药成分:柴胡、黄芩、板蓝根、葛根、金银花、水牛角、连翘、大黄。
小儿用法用量:口服,1岁以内,一次1/4~半袋;1-3岁,一次半袋~1袋;3-7岁,一次1袋~1.5袋;7-12岁,一次1.5袋~2袋,一日3次。
06小儿宝泰康颗粒
主药成分:连翘、地黄、滇柴胡、玄参、桑叶、浙贝母、蒲公英、南板蓝根、滇紫草、桔梗、莱菔子、甘草。
小儿用法用量:温水冲服,1-3岁每次4克(1袋),3-12岁每次8克(2袋),一日3次。
07抗感颗粒
主药成分:金银花、赤芍、绵马贯众
小儿用法用量:开水冲服,1-5岁每次2.5克(0.5袋);6-9岁每次5g(1袋);10-14岁每次7.5g(1.5袋)一日3次。
08小儿肺热咳喘颗粒
主药成分: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金银花、连翘、知母、黄芩、板蓝根、麦冬、鱼腥草
小儿用法用量:开水冲服,3-7岁一次4g(1袋),7岁以上一次8g(2袋),一日3次。
退热药
发热是新冠病毒感染儿童初期最主要的症状,当儿童腋温高于38.5℃,或因发热引起明显不适时即可使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退热及缓解肌肉酸痛治疗,对于有热性惊厥史的儿童,建议38℃即开始服药。持续发热时,每间隔4~6小时可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要超过4次。同时不建议布洛芬及对乙酰氨基酚联合或交替使用以退热治疗。
01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
适用于2个月以上的患儿。常用的剂型有混悬滴剂及栓剂。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
小儿用法用量:混悬剂每公斤体重10-15mg,每4-6小时可使用一次,24小时不得超过4次。
对乙酰氨基酚栓剂
小儿用法用量:肛塞使用,1-3岁一次1粒(含对乙酰氨基酚150mg),3岁以上一次两粒(300mg),每日两次。
注意事项:蚕豆病即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退烧时要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02布洛芬
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患儿。主要的剂型有布洛芬混悬液、小儿布洛芬栓、布洛芬缓释胶囊。
布洛芬混悬液
小儿用法用量:口服。每公斤体重为5-10mg,每4-6小时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注意事项:布洛芬混悬液使用前要注意摇匀后再口服。
布洛芬栓
小儿用法用量:布洛芬栓剂不可口服,只能肛塞使用,1-3岁一次1粒(50mg),3岁以上一次两粒(100mg),持续发热或头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注意事项:使用时用手指将药物推入距肛门2cm处(约成人食指第二关节处)为较理想的给药部位,栓剂要注意保存温度(建议遵照说明书的保存条件)。
布洛芬缓释胶囊
12岁以上儿童可选择性使用,不建议体重低于40kg的儿童服用,胶囊为缓释制剂,不可以拆开服用。
药物使用提醒:
1、在使用药物降温的同时,可根据患儿接受程度使用退热贴、温水擦拭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等身体部位以促进散热;或室内温度条件允许,可以通过洗温水澡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
2、退热药起效时间一般需要30-60分钟,短期内不能重复使用退热药或两种成分退热药品交替使用,避免药物导致的肝损害。如果部分患儿口服退热剂联合物理降温后高热持续不退,应及时至儿科发热门诊就诊。
3、38.5℃以上使用退烧药只是针对大多数儿童的标准。部分孩子38.2℃,出现精神萎靡,或者既往存在热性惊厥病史,就可以使用退热药。如果孩子新冠期间出现热退后仍精神萎靡、嗜睡等症状,应第一时间立即来院就诊。
4、由于服用退烧药后孩子可能大量出汗,使用期间家长应注意多给孩子饮水、饮奶,及时补充水分摄入。若家中备有口服补液盐,可将1袋(5.12g)口服补液盐加入500ml温水分次口服以补充丢失的液体及电解质成分。
症状性腹泻的药物
儿童新冠病毒感染,部分患儿常引起的呕吐、腹泻症状,可以选用蒙脱石散、益生菌制剂和口服补液盐进行对症治疗。
01蒙脱石散
能均匀覆盖在消化道粘膜表面,形成了一个保护层,并吸附腹泻患者体内的病毒和细菌,发挥止泻作用。
小儿用法用量:将1袋药品倒入50ml温水中,搅匀后给孩子服用。1岁以下,每日0.5袋;1-2岁,每日1-2袋;2岁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用。
02口服补液盐(Ⅲ)
可减轻脱水症状,缩短腹泻时间。
小儿用法用量:将一袋(5.12g)补液盐一次性倒入随包装配送的量杯中,加入250ml温开水中(水位至量杯的刻度线处),搅拌均匀,浓度配置好后不能再次兑入开水,可加热后分次饮用。较小患儿可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较大儿童可直接用杯子饮用。配好的溶液可保存24小时,保存时避免污染。
03益生菌制剂
益生菌可以帮助孩子肠道建立优质菌群对抗病毒感染引起的肠功能紊乱等。建议用温水送服。
常用的制剂有双岐四联活菌片、地衣芽孢杆菌等;需冰箱2-10℃冷藏保存的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小培菲康)及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等。
药物使用提醒:
益生菌制剂口服需与蒙脱石散间隔2小时左右。
抽搐的居家处理
因COVID-19感染有部分患儿可出现热性惊厥或无热惊厥。若儿童出现抽搐时,家长先不要惊慌,可进行一下处理:
1、将患儿去枕平卧,松解过紧衣物,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
2、避免声、光、摇晃等刺激,不要掐人中、强行撬开紧闭牙关或者按压四肢制动处理;
3、禁止喂水或喂药,勿在口腔放置汤勺等物或强行撬开紧闭牙关。
4、若惊厥时间持续超过5分钟,需立即送孩子医院就诊。
|